如今的我們大可以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或是棉大衣,出門行走帶上手套、圍巾、暖寶寶,或者待在開著暖氣或空調(diào)的室內(nèi)靜靜“窩冬”。相比今天的幸福生活,古代人在沒有暖氣、空調(diào)的時代,是如何抵御嚴寒來保暖的呢?今天我們就來說道一二。
最早冬衣·紙裘
“紙裘”,顧名思義,它是用楮、藤紙等紙張制作而成的衣物,自魏晉出現(xiàn),至唐宋時期開始大規(guī)模在民間流行。
在唐宋兩代,古人有一種特殊的御寒被服——紙被。紙被以藤纖維制成,與紙的成分大致相同,蓋在身上擁為被衾,據(jù)說能起到防寒保暖的功效。南宋時期,朱熹曾經(jīng)送給陸游一條紙被,陸游收到后非常高興,特地寫下兩首答謝詩來向朱熹致以謝意,這就是《謝朱元晦寄紙被》二首:
木枕藜床席見經(jīng),臥看飄雪入窗欞。
布衾紙被元相似,只久高人為作銘。
——其一
紙被圍身度雪天,白於狐腋軟於綿。
放翁用處君知否?絕勝蒲團夜坐禪。
——其二
明|吳偉《流民圖》(局部)
大英博物館
紙衣的原料一般由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制而成,有的染色,質(zhì)地堅韌,揉皺之后相當耐穿,足以擋雨露風寒,而且透氣性好,造價又低,所以很快便普及開來。據(jù)研究,唐代用楮麻等所造的皮紙,在控制一定厚度和打漿度條件下,其物理強度與透氣度都適宜制造紙襖,而且價格相當便宜,是貧民寒士御寒的首選。到了宋代,紙衣的制作工藝有了進步,紙衣非常牢固,很難撕裂。
御寒神器·蓑衣
古代冬天有多冷?大概可以用唐代詩人岑參的一句詩句形容“瀚海闌干百丈冰,愁云慘淡萬里凝?!痹谀莻€沒有暖氣的年代,北風席卷大地,冰凍萬里,如若再遭遇雨雪侵襲,出行舉步維艱。
早在詩經(jīng)中,就有了蓑衣的影子?!对姟ば⊙拧o羊》中寫道“爾牧來思,何蓑何笠”。(你的牧人來了,戴著蓑衣和斗笠。)它最早由蓑草編織而成,這類植物表面光滑,有較好的防水性。后來蓑草被棕麻代替,在防水的同時,能夠擋風遮雨,保暖功效更為顯著。
五代十國|佚名 《雪漁圖》
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古代蓑衣一般分上衣與下擺兩個部分:上衣頗像古代婦女穿的坎肩,圓領(lǐng)口,對開襟,兩翼略向上翹;下擺較為蓬松,上窄下寬,整體形狀猶如蝴蝶。江上獨釣的老翁,因穿著這件保暖的蓑衣,而抵御了呼嘯而過的狂風,自如地垂釣。
唐代李欣《漁父歌》云:“白頭何老人,蓑笠蔽其身,避世常不仕,釣魚清江濱”;宋朝《爾雅翼》道:“袯襫以莎草為之,今人作笠,亦多編筍皮及箬葉為之;其臺為衣,編之若甲,毿毿而垂,故雨順注而下。”
漁民們頭戴青箬笠,身穿綠蓑衣,“斜風細雨不須歸?!碧K東坡陶醉于江南煙雨,只愿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。就連《紅樓夢》中的寶玉小可愛,都要“上戴著大箬笠,身上披著蓑衣”才肯出門……
《紅樓夢》劇照
應試標志·麻衣
古代普通百姓們更常穿的是“粗布麻衣”。所謂“麻衣”,便是由苧麻纖維編制而成的布衣,其沒有華麗的彩飾,且衣料厚重,收腰束腹。在冬季穿起來,密不透風。
不過,還有一類人尤愛麻衣,那便是古代讀書求官的士人。唐末牛希濟在《薦士論》中描寫了一個場景: “郡國所送,群眾千萬,孟冬之月,集于京師,麻衣如雪,紛然滿于九衢?!泵磕甓鹃_科之時,舉子們便齊聚京城,一時“麻衣如雪”。
明|仇英《觀榜圖卷》(局部)
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這里的麻衣如雪,便是指那些穿著麻衣的考生,在寒冷蕭瑟的冬天,起早貪黑,往衣袍外面罩上一件麻衣,便馬不停蹄地赴京趕考。在唐朝,麻衣被視作應試舉子的標志,從他們被州府舉薦的那一刻起,便與麻衣“形影不離”。
有一位名叫宋濟的進士,天天穿著麻衣,卻屢次落第。別人就譏諷他: “白袍何紛紛?”宋濟斗志昂揚地回應道:“為朱袍紫袍紛紛耳! ”(我穿著麻衣,苦讀詩書,為的就是有朝一日,能穿上有品階、有顏色的官服。)
麻衣色偏黃白,在唐朝服色品階中屬最低,人們稱這些舉子為“白衣公卿”“一品白衫”,一旦他們高中,便能立即脫去麻衣,穿上高級的官服。如若他們屢考不中,人們便會蔑稱他們是“老麻衣”,名妓王蘇蘇曾嘲笑李標為“羸童瘦馬老麻衣”。
北宋|李成 《寒林騎驢圖 (傳)》(局部)
大都會藝術(shù)博物館藏
爭奇斗艷·斗篷
在清朝,斗篷是富貴人家的御寒首選。其實早在晉朝,就有了斗篷的雛形——“鶴氅”。它是由鶴羽制成的較為寬松的對襟外衣,腰處有一根束帶。明朝,斗篷又稱“月衣”,《長物志》中將其描述為“鋪地如月,披之則如鶴氅?!?/p>
到了清代,斗篷大規(guī)模流行起來。它穿戴后的廓形像一個倒扣古鐘,所以又稱其為“一口鐘,一裹圓”。無論男女老少,在冬天出門皆喜披著斗篷。這些斗篷的形制各異,有的鑲金繡花,有的內(nèi)襯皮毛,顏色不勝枚舉。
清|華嵒《天山積雪圖》(局部)
故宮博物院藏
如《紅樓幻夢》中提及的,“翠蘭泥斗篷”“著綠泥斗篷”“玫瑰紫哈喇斗篷”,清人鄒韜《海上塵天影》中著墨描寫的“鵝黃縐紗粉紅邊小狐皮斗篷”“秋香色地、桂杏連玄湖當大斗篷”,以及《花月痕》中的“采秋披件大紅哆羅呢的斗篷”。斗篷的材質(zhì),從羽紗、哆羅到珍貴的動物皮草,無奇不有。
《紅樓夢》劇照
面花的出現(xiàn)
漢朝,棉花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在東亞大陸上?!逗鬂h書》里就有關(guān)于海南島向漢武帝進貢棉花的記載。
唐朝的棉布衣服仍是珍品,特別在北方地區(qū),更是物以稀為貴。以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的親眼所見,晚唐時候的中國北方,棉花僅存在于富貴人家的花園里,被視為奇花異草,十分珍貴!
花都這么珍貴,衣服自然更貴。棉衣,在唐朝叫“白疊布”和“木棉裘”,穿來保暖御寒?自然是土豪的享受!
直到宋代,一位偉大女性的出現(xiàn),給了棉花普及注入了一劑強心劑——她就是黃道婆。黃道婆出身貧寒,在屢受迫害之后,出逃南方,輾轉(zhuǎn)到了海南島。
在這里,黃道婆學會了黎族人紡棉的技術(shù),并將其與中原紡織技術(shù)結(jié)合。回到上海之后,黃道婆繼續(xù)改進棉紡織技術(shù),升級、開發(fā)新式紡車。由此,中國的棉紡織技術(shù)突飛猛進,同時極大帶動了棉花種植的推廣,才有了我們后來可以保暖的棉衣。